1、物質的理化常數
國標編號:
61803
?。茫粒?/font>:
92-87-5
中文名稱:
聯(lián)苯胺
英文名稱:
Benzidine
別 名:
4,4′-二氨基聯(lián)苯
分子式:
C12H12N2;H2NC6H4C6H4NH2
分子量:
184.23
熔 點:
128℃ 沸點:401.7℃
密 度:
相對密度(水=1)1.25
蒸汽壓:
溶解性:
不溶于冷水,溶于熱水,易溶于乙醇、乙醚
穩(wěn)定性:
穩(wěn)定
外觀與性狀:
白色或淺粉紅色結晶性粉末,商品呈褐色或深紫褐色
危險標記:
14(有毒品)
用 途:
用于偶氮染料中間體,也作不溶偶氮染料的顯色劑
2.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: 一、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:吸入、食入、經皮吸收。 健康危害:聯(lián)苯胺可經呼吸道、胃腸道、皮膚進入人體。對皮膚可引起接觸性皮炎;對粘膜有刺激作用;長期接觸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,膀胱復發(fā)性乳頭狀瘤和膀胱癌。國際癌癥研究中心(IARC)已確認為致癌物。 二、毒理學資料及環(huán)境行為 毒性:屬中等毒性。 急性毒性:LD50309mg/kg(大鼠經口);214mg/kg(小鼠經口) 致癌性:IARC列為對人致癌化學物。途徑為吸入或經皮。靶器官為膀胱。小鼠皮下最小中毒劑量8mg/kg(35周,間斷)致癌陽性;大鼠經口最小中毒劑量4500mg/kg(30日,間斷)致癌陽性;人吸入最小中毒濃度18mg/m3×13年(間斷)致癌陽性。 危險特性:遇明火、高熱可燃。與強氧化劑可發(fā)生反應。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煙氣。 燃燒(分解)產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氧化氮。 3.現場應急監(jiān)測方法: 快速比色法《化工企業(yè)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方法》,化學工業(yè)出版社 4.實驗室監(jiān)測方法: 高效液相色譜法(中國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總站,水質) 色譜/質譜法《固體廢棄物試驗分析評價手冊》中國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總站等譯 分光光度法《水和廢水標準檢驗法》15版 5.環(huán)境標準: 中國(GHZB1-1999) 地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(I、II、III類水域)0.0002mg/L 6.應急處理處置方法: 一、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(qū),周圍設警告標志,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,穿化學防護服。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,避免揚塵,小心掃起,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或按致癌物處理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。 廢棄物處置方法:用焚燒法。焚燒爐排出的氮氧化物通過洗滌器除去。 二、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(tǒng)防護:空氣中濃度較高時,佩帶防毒面具。緊急事態(tài)搶救或逃生時,應該佩帶自給式呼吸器。 眼睛防護 :戴安全防護眼鏡。 防護服:穿緊袖工作服,長統(tǒng)膠鞋。 手防護:戴橡皮手套。 其它:工作現場禁止吸煙、進食和飲水。及時換洗工作服。工作前后不飲灑,用溫水洗澡。進行就業(yè)前和定期的體檢。 三、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: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。 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。 吸入: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。呼吸困難時給輸氧。呼吸停止時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(yī)。 食入:誤服者給漱口,飲水,洗胃后口服活性炭,再給以導瀉。就醫(yī)。 滅火方法:霧狀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
鄭重聲明:本網站信息僅供健康參考,并非醫(yī)療診斷和治療依據,不能代替醫(yī)院和主診醫(yī)生的診斷和治療
CopyRight2007 -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版權所有:職業(yè)病網 - 專業(yè)的職業(yè)病門戶網 有害信息舉報:023-63240005 舉報QQ: 3054280132